欢迎光临湖北公益网!

今天是 2025年02月06日 星期四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汉:人形机器人要走进家庭最难,对工业制造等领域更容易

IT之家 10 月 17 日消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大人形机器人研究院科技委员会主任丁汉昨日出席第二届远见者大会,他表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机器人的发展趋势是:不断提高它对环境的适应性、对作业的自主性。

他认为,机器人产业另一重要趋势还包括人形机器人,它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

高盛《人形机器人专题报告》预计 2035 年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达到 140 万台,市场规模可达 380 亿美元(IT之家备注:当前约 2707.9 亿元人民币)。

丁汉表示,现在的人形机器人处于发展“黄金期”,各路企业都在努力拼搏,这个热潮由特斯拉带领,国内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正百花齐放,快速追赶。

前沿信息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机器人未来应用提供了广阔空间。未来由 AI 驱动的机器人可能会有自主性和适应性,甚至有可能做到机器人自主编程,这将极大地扩宽机器人使用场景。

他还提到,人形机器人走进家庭是终极目标,也是最难的。“我个人认为可能工业(领域应用)相对会稍微快一点,可能最快的是在一些刚需行业。因为对于一个技术而言,强大的市场需求是很重要的。”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机器人中国科学院丁汉it之家 新浪众测 新浪众测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相关新闻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湖北公益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湖北公益网 hb.hx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