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湖北公益网!

今天是 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为什么孩子玩2个小时手机都不累,写20分钟作业就痛苦不堪?



01

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中,孩子们对即时满足和视觉刺激的偏爱显而易见。

他们能够沉迷于手机屏幕上的内容数小时,而在面对传统的学习任务时却显得焦躁不安。这不仅仅是孩子们的问题,甚至成人也面临着类似的挑战。

为什么会这样?答案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

关键是,我们必须理解手机和其他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吸引力。

这些设备通过快节奏的视觉和听觉刺激,迎合了孩子们对新奇和娱乐的渴望。在如此引人入胜的内容面前,孩子们不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算法的精准推送更是如同定制的数字魔法,将他们紧紧捆绑在屏幕前。

相比之下,写作业则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它不仅需要孩子们动脑筋,而且缺乏即时的回报和乐趣,这自然让孩子们感到抵触。



为了克服这种倾向,家长的作用不容小觑。

我们需要成为孩子的榜样,首先自己要能够放下手机,与孩子一起设定学习时间,甚至陪伴在旁。这种共同参与的行为不仅能够提供立即的支持和鼓励,还能帮助孩子逐渐适应并享受学习的过程。

与此同时,家长需要悉心引导,从孩子能够接受的时间段开始,逐渐延长专注学习的时间。

关键在于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内驱力,这是一种内在的动力,能够促使他们对知识产生渴望,并独立地追求学习。要激发这种内驱力,首先需要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被爱、被尊重,这将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和安全感。其次,家长应当观察并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这些兴趣可以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最后,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让他们相信自己有通过努力改善自我状况的能力。

这个过程无疑是充满挑战的,但通过耐心和坚持,孩子们可以学会享受学习带来的长远收益,而不仅仅是数字设备上的短暂快乐。



02

如果深入观察,不难发现,孩子们在光彩照人的屏幕前展现出的专注力,与他们面对枯燥作业时的急躁,实际上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这一切,都与我们的大脑构造和心理反应有关。

电子产品提供的快速多变的内容让人的大脑产生了一种“即时满足”的感觉,这种感觉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正强化,它像糖果一样诱惑着我们的感官,使我们渴望更多。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习和完成作业通常不会带来即时的奖励。这项任务要求我们的大脑进行更为复杂的认知处理,如分析、推理和创造,而这些过程往往不会立即产生快乐感受。

因此,面对这种需要延迟满足的活动,孩子们往往显得不那么热衷。

然而,正如我们知道的,长期的满足和成就感,往往来源于那些需要我们投入时间和精力的活动。这就要求我们,作为家长和教育者,不仅要理解这一现象,更要积极引导和改变这一现状。



家长的陪伴和示范行为,在这里可以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陪孩子一起坐下来完成作业,我们不仅展示了专注的价值,也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使得孩子逐渐认识到,尽管学习可能不会立即带来快乐,但长期的投入终将带来成长和满足。

此外,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即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是至关重要的。

这种内驱力来源于孩子对学习内容的内在兴趣和好奇心,而这些往往可以通过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来培养。当孩子发现学习可以是一种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他们就更有可能将注意力从屏幕转移到书本上。

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耐心至关重要。就像慢慢地浇灌一棵树,需要等待它生根、发芽、开花直至结果。

虽然说,我们不能期望孩子在短时间内从数字设备的迷雾中完全走出来,但我们可以每天都为他们树立一点点目标,从而逐步延长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



03

也就是说,孩子们之所以能在屏幕前驻足数小时,却难以在作业上坚持足够的时间,这并非源于他们的懒惰或缺乏意志力,而是大脑对于快节奏和多样化刺激的天然倾向。

这种倾向在成人世界中同样适用,我们也很难从手机屏幕上撤离视线,这是因为屏幕上的内容往往能够触发我们的多巴胺系统,为我们带来快感。

然而,长期的成就和个人成长,往往源自于那些需要深度思考和持久关注的活动。

要建立这种长期的成就感,家长和教育者必须创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其中包括为孩子树立榜样,与他们一起坐下来,共同完成任务。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孩子的自主学习内驱力是需要时间和耐心培养的。

这种内驱力,是由对知识的真正兴趣和好奇心激发的,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及建立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来促进这一过程。



进一步地,当我们走进孩子的内心,与他们建立了深度的连接,我们就能更好地引导他们去探索那些真正让他们心动的学习内容。

比如,当孩子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家长可以为他们提供相关的资源和支持,帮助他们发掘这一领域的知识和乐趣。

此外,我们还需要教会孩子们,如何通过努力来获得满足感和自我实现的感觉。

我们必须确保孩子相信,他们拥有改变自己命运的力量。

毫无疑问,这样的信念将成为他们学习旅程的强大动力,鼓励他们通过坚持和努力,最终得以实现自我提升。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湖北公益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北京八十中学学生在通用技术3D实验室展示自主设计的机器人。本报记者 程功 摄本报讯(记者朱松梅)面对人工智能的冲击,教育领域该做些什么?今天上午,朝阳区发布了AI(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未来三年将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师、[全文]
    2024-05-14 02:16
  • 当你的班上有一名学生上课的时候,嘴像机关枪一样扫个不停的时候,你会怎样处理他?或许大多数老师都不知道怎样处理,因为这样的学生往往是刺儿头,你真的有什么动作,往往被伤害的就是教师自己。但是,近日,却有一名教师做出了一个疯狂的做法,让人看到都大[全文]
    2024-04-28 02:57
  • 每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数量都不算少,很多学生其实在考试之前是很少会了解大学或大学专业相关的事情的,多数都是高考结束之后,才会去关注这方面的讯息。但实际上因为不同院校对某些专业的侧重不同,提前了解大学专业还是很有必要的。今天分享的就是几个就业率相[全文]
    2024-04-27 02:57
  • 记者 | 殷建近几年,已经很少有成华区的家长,在成都商报教育发布家长社群(加群方式见文末)咨询外区学校的小升初了,家长们问得更多的问题是区内“英字系”的学校如何招生,或者被四七九加持的那几所学校到底如何,又或者今年还会开办哪些会给大家带来惊[全文]
    2024-04-24 03:01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4 by 湖北公益网 hb.hx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